這次的行動研究工作坊是請夏林清老師來演講
聽完之後真的獲益良多
讓我更加了解到什麼是行動研究的概念以及一些有關行動研究意義
行動研究被形容為一種"運動"(movement):實踐者致力於他們自身兩種
行動間的緊密聯繫:[實踐.行動]與實踐進行反映的行動
行動研究者(實踐者)相互之間的支持與對話,
可激發彼此之間各種跨領域界線.跨階層之多樣化的分工合作方式
有意識的行動者(a conscious actor)
意識是處在改變中,隨著行動者的思想一直再改變
而行動介入的過程即研究過程亦即社會過程
夏林清老師也有提到教育者/介入者/研究者 是三合一的!!
她提到一個幼教老師行動研究的例子
那一位幼教老師平時上班得帶一大群小孩
晚上回家又是2個小孩的媽媽
她並不像一般的學者有國科會的資助
當然也沒有助理 她靠著自己的方法紀錄
利用便利貼記錄每天幼稚園小孩不聽話的事情
不只是紀錄也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平復不再那麼煩躁
但她平常也沒辦法每天整理起來
所以只有在1.2個禮拜的周末用筆記本記錄下來
雖然久久整理一次 但那些小孩的樣子
卻可以再看看便利貼時一一浮現
最後她整理了一篇10頁左右的繪本
但卻是那時最有用的行動研究
在社會田野中求變致知
社會變革取徑的行動研究
置身其中的解殖路徑
(解殖:外部輸入內部資訊,內部產生的方法.改變)
路徑知識
實踐路徑本身是一個發展的社會過程,是實踐者的選擇與
實踐行動是特定社會現況來回對話的具體表現
她說行動研究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特定處境中的研究者(Situated actor)"
另外在行動科學的書提到
行動科學家是實踐者,是致力於協助當事人系統的移位介入者
[介入]是行動科學中實驗的相似名詞
當當事人投入改變實驗(change experiments)中時,他們從事於重要的學習活動,認真地思考與反應自己在做些什麼以及阻止自己去改變
行動科學者就是介入者(interventionist),他所追尋的不光是描述這個世界,而是去改變它
更確切的說,他致力於幫助當事人系統的成員反觀到他們自己所創造的世界,
並學習去改變這個世界,以使其和他們所信奉的價值觀及理論更為一致
實踐是行動科學發展的基石
行動科學(action science)對台灣的實務工作者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簡單的說,行動科學是研究人類行動的學問,只要是人的行動,都是它所欲研究的資料
人們的行動是有意義的,行動的產生.運作.變與不變和行動者所知覺及賦予的意義相關聯的;
而行動的意義又無法脫離行動發生的當下情境
做為一個進行研究的行動科學者,主要的能力便是在於他要視研究對象為一共同參與者,
並創造一學習場域,以使雙方共同投入協同探究社會實踐問題的歷程
而行動科學的資料是[行動]
對行動科學者而言,人們在生活及行動場域當中所參與的[對談]是最豐富和直接的資料
因此,行動科學的理論與協同探究的方法,提供了社會實踐的專業工作者一堅實的立足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