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98社區身心障礙者照護體驗營

10/10下午我們到真善美中心
去了解他們的生活
那裡非常漂亮~
大頭說這樣充滿植物的環境可以使他們病情獲得改善
那邊占地也非常大有2000坪
是一個很好的環境
而他們職前訓練的工作坊以及洗車坊
也都在園區裡面
一開始他們會先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之後才開始長達4年的職前訓練
而這都有一整套的SOP
這部分也許配合工作提醒的部分
也許可以縮短職前訓練一年的時間
一個人也可以減少一年35萬的工作訓練花費
之後工作的情形
就服員每天都會去看
而這些工作地方遍佈桃園的中油洗車坊


















而在洗車坊有一個故事
有個學員"阿亮"
雖然他是中度的身心障礙患者
但是在他工作的期間
他存了很大一筆錢
帶他的媽媽及妹妹(都是身心障礙患者)
去年前往北海道玩
(圖左阿亮圖右大頭)



















而他們工作非常有活力且都面帶笑容
當然該做的步驟一步也不會少~
更是不會馬虎
所以我想這不只是因為他們本身有一種
"雖然我的能力比別人差一點所以我更要認真工作"
的心態
當然真善美中心也是他們如此認真工作
好好珍惜每一天的一個重要原因

98社區身心障礙者照護講座

上禮拜10/10我跟彥儒
一起去參加學校的98社區身心障礙者照護體驗營
一開始是請真善美中心的講師"大頭"
來跟我們說一些中心的發展以及學員他們的生活或工作情形
你會發現~在那邊的學員
每個人都是充滿笑容.充滿活力的
即使他們的肢體不是很協調
但他們依然熱愛跳舞而且精力相當旺盛



















真善美中心~鮮少被人所熟知
因此經費申請或是善心人士捐獻較為困難
但他們還是提供很好的照護及安養環境
給這些身心障礙學員
讓他們更能夠好好的培養一技之長
甚至在那~找到人生的另一伴




之後~請到蔡威君教官
談談她的星兒小孩
雖然女兒罹患這種疾病
但從教官的談話中你可以知道
教官很堅強~甚至可以跟我們談笑風生
還以很幽默的方式談到照顧小孩的辛苦
以及要兼顧工作及照顧小孩的兩難
但是總在以為沒辦法時~上帝又開了一扇窗給她
也因此讓她更看到人生的另一面
也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
她甚至還為女兒出了一本畫冊
12月多~圖書館會有發表會
我想~要是我有時間~我會去看看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Homework926

1. Summary of :
Mobile Social Assistive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in Supported
Employment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 Introduction
Social networks represent both a collection of ties between people and the strength of those ties.
We review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 Related work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Plazes , Jambo Networks ,and playtxt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of commercial operations.
 MSNS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need of services that take place indoors, Wi-Fi location technology is selected instead of GPS.
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
 Research settings
A MSNS prototype system is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to help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s
The system can match the caregivers based on the service requester’s preferences and caregivers’
availability. The interface on the patient handheld is deliberately designed to be as simple as possible
so that it can address the needs of a larger portion of people with cognitive deficits.
 Experiments and ethnographic experiences
First, the program automatically starts itself when the PDA is powered on. This eliminates the need to
look for which program to start and saves several steps of stylus use before the program get started.
Second, the GUI of the program available to the target users is made deliberately simple.
For calling help, the HELP button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creen color enhanced without other
distractions. That makes it easier in terms of training or activating the service in the real world.
A subject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epilepsy symptoms was in a habitual behavior of
procrastination before going to work. Occasionally she did forget the time and become late to the
work. As the job of a job coach was to make sure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y of her trainees was not
jeopardized, her job coach found the alarm service particularly useful. Most of the time, the trainee
left home on time and the active alarm service picked up GPS signals at the designated time periods.
As a reassurance, her job coach also received confirmation from the notification service.
In rainy seasons, traffic jam could be caused by the weather. Knowing that the trainee was going to be
late for work was useful. Finding workable options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being late or absent
depended. Job coaches that we work with do not prefer “No news is good news” approach.
Involving caregivers in the design and experiments proves to be important. During the field
observations, none of the participants ever experienced getting lost. Our approach was aimed to
enhance the alarm function for assistive use. The alarm is triggered when the user does not leave
home or arrive at the workplace on time. Likewise, the system is also aware of the user leaving the
workplace too early or too late. In other words, the system takes both location and time into account,
instead of just time. This makes the alarm more useful to both the users and their caregivers.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showed us that the system was indeed usable and the target users
and caregivers were happy about using it and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a full implementation.
 Limitations
The PDA with GPS turned on can last only 2 hours until the battery is low , and it limits the range that
a patient can receive the care described in the above. Future work will also consider the time it takes
for reaching a person, not just the distance.
 Conclusions
More advanced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can be summarized in three ways: (1) the system is able to
identify the caregivers within a distance from the target user, (2) the system is able to process the
HELP request issued by the target user and relay the message to matched caregivers nearby on a
personalized basis, (3) the system is able to handle the replies from caregivers and reach a dispatch
decision.


2. Summary of:
Cloud Computing Talk by KF Lee
 Cloud Computing - all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are based on an open
standard to make any kind of device can easily access and use.
 Goal -make the majority of end-user be able to spend more than 95% time
of most work by the browser.
 Storage to lower costs
 Increased bandwidth
 Edit mode more facilitate
 Cloud Computing Solves Users’ Problem
 Attributes of “The Cloud”
. Data stored on the cloud
.Software & service on the cloud
-Access web browser
.Based on standards and protocols
.Accessible from any device
 User-Centered
 The services provided to let users are satisfied.
 The cloud Computing is a service to its center in the beginning.
 Use Google Docs to that task into a URL or web page
 Low-cost hardware
 Storage to lower costs that Google Data Center copy three file to
save whil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Parallel computing
 GFS ( Google File System )
 Big Table
 Map Reduce
 Cloud computing basic idea is: the information is no longer belonging to a
single PC or NB, but there are clouds.


3.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in designing mobile service
applications and Internet services?
Mobile Social Assistive Technology:
By continually logging and time-stamping information about a user's activity,
location, and proximity to other users, the dynamics of large-scale human behavior
can be measured.
It is envisioned that handheld devices can be used as a means of social network
intervention, supplying introductions between two proximate people who do not
know each other.
Privacy control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 required to ensure the secure process of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handle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service requesters and users based on the express consent of both
parties to protect both sides from malicious user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uses mash-up of web services instead of the
middleware platform. Therefore much fewer APIs are actually needed. This
approach makes the architecture more modular and easier to leverage existing
web services such as Google Maps.
Cloud Computing:
Data and applications can all be stored on a network server, no longer need to run
on a computer; Second, any computer or terminal to open the browser, you can
enter their own world.
Future applications will be fully ported to the clouds, through the web browser you
can get all the content, but also can be done today need to make the contents of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Now, Google do not worry about storing some of its
software has been missing, because they are stored in the server inside the clouds.
The future is the data follow you go, you bought a new machine, do not worry
about copy over the data or the installation of new applications software, a
browser environment for all content, information, all in front of you had. Of course,
this is not just the PC, the future of mobile phone, television or other can also be
access to such information. The next you are at any time, any device can see all of
your information, do all your applications, all through a browser.
Esther Chen (Student ID : 9876006)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FRR三篇論文

最近看了FRR的三篇論文
覺得跟我們zigbee的相關實驗有蠻多的關聯
例如採用多學科研究
一樣是幫助弱勢團體ex:老年人.傷殘人士
讓他們能自己去如廁,讓他們更加自主
他們也是真的找一群老年人.傷殘人士做實驗
並一步一步修改,達到最符合人體的設計
因此這次seminar打算報告FRR的論文
並把這三篇結合起來
去討論以及觀察它的發展

調查出一個完全可調整的智慧型廁所給需要的老人和傷殘人士-友好廁所 FRR

FRR (友好廁所)項目創建和評估的原型更用戶友好的智能廁所的老年人和為傷殘人士。此外,希望有老人或傷殘人士和他們的照顧者的記錄,應用於知識方面的需求。

介紹和目的
今天的許多廁所,在私營和公共場所都不能滿足的具體需要人民正面臨誰的身體和認知能力的局限性。而FRR項目進行必要的研究與設計的步驟,以建立和試驗樣機進行了友好廁所( FRR )為老年人和傷殘人士。

方法
根據多學科的辦法匯集財團最終用戶組織代表廣泛的歐洲國家,大學,研究和康復中心以及工業合作夥伴在該地區的工業和公共設計和衛生行業。

1. 用戶參與的,並收集用戶的需要-此項目涉及廣泛的用戶驅動的研究,以確定用戶參數設計和開發的FRR系統。這是通過申請社會研究方法(訪談,觀察,問卷調查,和次要的統計資料)和提到給予技術/設計方案所代表的不同FRR後代或FRR原型設計規格。

2. 用戶測試地點和倫理方面-每個站點配備了“物理原型廁所” ,以用戶的測試運行。建立和執行測試的用戶正在伴隨著道德評審,以確保保護的尊嚴和隱私的試驗者和用戶參與。此外,為了確保道德素質的持續工作中,評審也有助於開發新的視野,在設計過程中的親密的和敏感的問題上廁所,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作為心理和文化現象。

3.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主要任務之一的定性研究在FRR項目用戶測試,這是進行了幾個週期與一個相對較小的集團專門選定的用戶。技術數據測量由傳感器的原型。通過測試後,檢測後進行採訪。方法是基於“Theoretical Sampling理論取樣法”和“Grounded Theory理由論”。

4.迭代和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基於電腦的採訪工具已經開發作為一種工具來得到反饋和反應從用戶,專業人士和專家,以不同的設計方案。 一開始研究的人體測量是由600位在荷蘭的長者用來作為參考在此FRR設計過程。


正在進行的活動和初步結果
1. 設計電腦界面-獲取用戶輸入的設計,電腦界面有不同的方法使用。開始的進程的專家用戶評價一套情景和素描。在此之後首次測試,驗證的同時語音接口和一個手持控制得到執行。語音界面由ScanSoft 建立在ASR 3200 (嵌入式系統)。

2.照明試驗和結論-圖2和3顯示試驗室(可用性實驗室)說,在已建成的考驗網站隆德。這是不可能使用一個標準的可用性實驗室,因為隱私方面參與廁所。大小的房間裡所確定的瑞典標準2.40米x 2.40米照度和對比度的問題與總的印象一直是重點測試隆德。馬桶和水槽是連接到供水和污水處理。 試驗室的設計與優化不同顏色之間的對比牆和地板之間,以及廁所/匯和牆壁。藍圖繪地帶木材安裝凡符合樓牆強調差異對比。
12個燈被安裝在試驗室:
•六照明裝置的牆壁上針對以上。
•兩個燈具與毛玻璃安裝在天花板上。
•三個燈安裝與毛玻璃周圍鏡子。
•一個焦點直接安裝在馬桶座。
毛玻璃和照明裝置指示選擇向上,因為許多視覺障礙的人更喜歡間接照明。
測試之間設立用品300和550 lux時,使用的最大效應燈具。
從用戶下面的測試可以得出結論:
•適應性照明是必要的•更多的照明條件下工作的sink( 380 lux坐在用戶和416 lux常設用戶是不夠的一些用戶視覺障礙) 。
•一個聚光燈的衛生間沒有足夠的用戶。•為了達到最佳的照明解決方案的測試時間延長的可能性。

3. 預置關於設定在高點-初步結果
這個原型是安裝在實驗室環境,無需連接到供水和污水處理。重點用戶測試,已被用戶限制在較低的部位,這意味著移動用戶與輪椅,拐杖或其他拐杖。

三種類型的最佳位置測量:
( 1 )最佳位置坐下=移動廁所,
( 2 )最佳位置坐在=使用的廁所和
( 3 )位置站立=轉回到輪椅(站立) 。
許多測試者使用的測試設備的時間約30-60分鐘,因此,幾個位置進行了試驗,其中一些人劃分的測試者最優。測定值的位於高點已經轉變使用校正公式,以便成為獨立於所造成的影響不同設計的馬桶和不同傾斜角度和不同的參數使用原型。 一些試運行進行。樣本包括17人( 7男, 10女) 15至82歲(平均53.5 ) ,部分老年人( 5人60歲以上)。試驗者部分使用輪椅,拐杖或棍棒。
總使用範圍高度是364毫米以五二九毫米。腿彎長度試驗者之間41 和49cm,身高156至183cm(平均168.2 ) 。人體測量數據(腿彎高度,身高)和首選(平均)坐姿沒有很大關聯。
更多目前正在做的工作,以確定的重要元素未來FRR系統。

討論與展望
多學科辦法的FRR項目是確保全視野,以拿出創新性和合理的辦法,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和經濟的必需品。的一個重要特點FRR項目肯定是強大的用戶的參與,這也可以看出,在該項目的方式結構,尤其是與不同的用戶測試地點和獨立用戶板。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行動研究paper與行動研究 原理與實作一書

行動研究paper-Action research



在處理時是否為適當的做法,取決於研究課題和研究問題
行動研究是一個反複的過程,它涉及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共同行動,

對某一特定週期的活動,包括問題診斷, 干預行動,並反思性學習。

一般的問題分為兩種

一種是有一個明確的解決辦法,例如輪胎刺破該如何修復

另一種則是解決方案不明確,任何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都是相當複雜的,例如世界貧困

企業接近世界貧困問題比他們的扎破輪胎的問題還要更深入。


在行動研究,研究人員希望嘗試用實踐者的理論在實際情況,

獲得的回饋這方面的經驗,用這種回饋去修改理論,並再嘗試一遍。


每一次迭代的行動研究過程中增加了理論,在這種情況下,

一個框架中信息系統的發展,更可能可以適合各種不同的情況。


多主張(Multiview)的作者還認為,作為一個框架,不是用一步一步的方法,

是利用它作為一個“探索信息系統的發展“ ,而不是指令性的方法。


行動研究可以處理複雜的實際生活問題,且實踐者可以立即關心。

然而,矛盾的是, 學術界幾乎完全忽視行動研究。


另一項調查顯示,在1997年,包括29條行動研究,跨越25年, 1971年至1995年。

使用關鍵字搜索,文章中發現20個領先期刊涵蓋商業,教育, 工程,衛生和公共服務。

然而,發現只有一條關於行動研究的四個主流系統雜誌調查。

它還注意到更深的複雜性,也就是不同類型的行動研究,將他們劃分為四個類型:

•行動研究側重於改變和反思

•行動科學試圖解決之間的衝突倡導和實施的理論

•參與行動研究,強調參與合作

•行動學習方案的指導和經驗學習。


在行動研究,重點是更多的實踐者做什麼,而不是他們說他們這樣做。


行動研究者應解釋他們的做法及其應用,銘記研究將評估部分的能力解釋的做法,

例如,適當的文件在研究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明確的標準應定義在執行的研究前,以判斷之後的結果,

行動干預和反思性學習這些標準被視為問題診斷的一部分。

否則, 什麼是被稱為可能是採取行動(但不研究) ,或研究(但不是行動研究) 。



行動研究 原理與實作 一書

行動研究的價值基礎是當今最重要的議題,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行動研究解釋為一種實踐價值的工作,

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學者並未真心看到這種需求,

這是說人們在理論上贊同某些價值,

但是卻未在實務生活中實踐這些價值


對行動研究的一種論點是主張一群人可以觀察他人行動,

並可對後者實務工作加以評判

這種論點普遍盛行於當代的思想價之中,

而它所根據的假設是平常人無力為自己發聲或能自主的能力

另一種論點則是認為所有人,包括平常人,

都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有能力對與他人關係品質自做決定


行動研究是指一種探究你自己學習歷程的特殊研究方式,

它是透過觀察你的實務工作來檢驗這些實務工作是否真如你所願地發生或進展


行動研究是由你,一位實務工作者所做的,

所以它便經常被稱為實務工作者研究,或是其他類似的名稱


行動研究形式可以由各種情境中的人們來進行,

不論他們的身分或地位又因為它需要你對自己的所行所為詳加思考,

所以它也被稱為自我(反思)研究


此種自我反思是最重要的關鍵概念在研究工作的傳統經驗形式中,

研究者是對他人做研究但是在行動研究中,

研究者是對自己,再伴同其他人做研究行動研究也是兼具行動和反思的學習歷程,

可以運用在各種工作情況上,

包括社會學.護理學.教育學.組織和行政研究,以及管理實務研究等


行動研究不只是一些行動而已
它是一組實務工作,包括收集資料.反思資料所表達出來的行動意義.
從資料提出證據,和根據有效證據得出結論,進而產生知識陳述


行動研究者視知識為自己所做的事,

就是一種實踐歷程努力使行動研究成為一種實踐活動


行動研究的所有經驗都是學習內容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行動研究工作坊與行動科學一書

這次的行動研究工作坊是請夏林清老師來演講

聽完之後真的獲益良多

讓我更加了解到什麼是行動研究的概念以及一些有關行動研究意義

行動研究被形容為一種"運動"(movement):實踐者致力於他們自身兩種
行動間的緊密聯繫:[實踐.行動]與實踐進行反映的行動
行動研究者(實踐者)相互之間的支持與對話,

可激發彼此之間各種跨領域界線.跨階層之多樣化的分工合作方式

有意識的行動者(a conscious actor)
意識是處在改變中,隨著行動者的思想一直再改變
而行動介入的過程即研究過程亦即社會過程

夏林清老師也有提到教育者/介入者/研究者 是三合一的!!

她提到一個幼教老師行動研究的例子
那一位幼教老師平時上班得帶一大群小孩

晚上回家又是2個小孩的媽媽

她並不像一般的學者有國科會的資助

當然也沒有助理 她靠著自己的方法紀錄

利用便利貼記錄每天幼稚園小孩不聽話的事情

不只是紀錄也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平復不再那麼煩躁

但她平常也沒辦法每天整理起來

所以只有在1.2個禮拜的周末用筆記本記錄下來

雖然久久整理一次 但那些小孩的樣子

卻可以再看看便利貼時一一浮現

最後她整理了一篇10頁左右的繪本

但卻是那時最有用的行動研究



在社會田野中求變致知

社會變革取徑的行動研究

置身其中的解殖路徑

(解殖:外部輸入內部資訊,內部產生的方法.改變)


路徑知識

實踐路徑本身是一個發展的社會過程,是實踐者的選擇與

實踐行動是特定社會現況來回對話的具體表現


她說行動研究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特定處境中的研究者(Situated actor)"




另外在行動科學的書提到
行動科學家是實踐者,是致力於協助當事人系統的移位介入者
[介入]是行動科學中實驗的相似名詞
當當事人投入改變實驗(change experiments)中時,他們從事於重要的學習活動,認真地思考與反應自己在做些什麼以及阻止自己去改變
行動科學者就是介入者(interventionist),他所追尋的不光是描述這個世界,而是去改變它
更確切的說,他致力於幫助當事人系統的成員反觀到他們自己所創造的世界,

並學習去改變這個世界,以使其和他們所信奉的價值觀及理論更為一致

實踐是行動科學發展的基石
行動科學(action science)對台灣的實務工作者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簡單的說,行動科學是研究人類行動的學問,只要是人的行動,都是它所欲研究的資料

人們的行動是有意義的,行動的產生.運作.變與不變和行動者所知覺及賦予的意義相關聯的;
而行動的意義又無法脫離行動發生的當下情境

做為一個進行研究的行動科學者,主要的能力便是在於他要視研究對象為一共同參與者,
並創造一學習場域,以使雙方共同投入協同探究社會實踐問題的歷程


而行動科學的資料是[行動]
對行動科學者而言,人們在生活及行動場域當中所參與的[對談]是最豐富和直接的資料
因此,行動科學的理論與協同探究的方法,提供了社會實踐的專業工作者一堅實的立足點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行動研究工作坊&最近進度.....

有關去參加「社區大學/社區學習」行動研究方法論工作坊的事
這是一個有關行動研究的工作坊,
這也是一個我沒有參與過的活動,
甚至我對於行動研究也沒有太多的認識,
所以參與這個工作坊真的可以使自己的視野更廣
也更加瞭解行動研究的一些概念
黃武雄教授是在說有關知識解放與知識創造的部份
他說知識是人類在不同時空下生活留下的創造經驗
以及回顧"自身"-"反思"這個概念


至於下午聽的演講是行動研究方法論工作坊的實做引導
裡面提到行動研究:為了改善具體社會情境中的品質
而行動研究採用反映理性(reflective rationality)
行動者也就是研究者的這個想法



一開始對行動研究這領域
完全沒有接觸過所以就也就不太了解這部份
所以這禮拜四我會在去聽夏林清教授的
[行動研究入門~你就是行動研究?!]
我想之後我應該會對行動研究有更深的了解!!







Social Informatics and service learning as teaching model

這篇論文裡面內容主要是說服務學習的內容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模式,
讓學生機會練習道德和社會觀念傳授他們在課堂上。
許多現在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些機會幫助學生聯繫之間的科學和技術概念,
學習中教室和潛在的道德和社會問題,
面對這些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知識。
服務學習已用於整個課程不只包括實際和概念指示,還有理論指令。

基礎服務學習是:“在提高人的思想和改善了很多是和同樣的事情。

增加在學校教學藉此延長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並進入社會和幫助社會,
將社會和道德問題納入科學與工程課程,進而促進發展關心他人的一種意義上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學生他們被要求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那道德和社會概念才是最好地灌輸到學生的方法。
這種做法, 就其性質而言,定義了一個服務學習教育學。

服務學習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模式讓學生有機會道德和社會實踐的概念傳授給他們在教室裡。


之後我會多看有關行動研究相關的論文以及一些參考書籍
再PO出來跟老師討論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有關zigbee的2篇paper以及一些我去完風信子的感想

最近看了幾篇paper
有關zigbee&行動研究的相關論文
還有2本書是有關行動研究的
上禮拜五和彥儒去參加「社區大學/社區學習」行動研究方法論工作坊

這次我想先把我之前看的2篇論文做個件簡單的概述


一篇是ZigBee Device Access Control andReliable Data Transmissionin
ZigBee Based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主要是在說使用者的健康監測系統有幾個ZigBee設備來量測一個用戶的生理數據。即使有很多ZigBee設備在附近,通信之間應接受只有一個用戶的ZigBee設備。因此,存取控制應該執行,因為有可能是大量的ZigBee設備附近。
在第二部分提到Zigbee在醫療方面的應用:量血壓&脈搏
而這些生理數據,是絕對不能遺失,但無線通訊等的ZigBee可以失去的數據。
本文在第四部份提到傳輸過程的加密解密
這裡提出了可靠的數據傳輸不而失去生理數據在ZigBee基於健康監測系統。
ZigBee基於健康監測系統,獲得控制和可靠的數據傳輸可以幫助傳感器之間的通訊設備和安全的解密和可靠。


另外一篇論文則是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Home-Care System Using ZigBee
也是有關家庭護理系統的ZigBee
主要是在介紹無線感測網絡觀察人體生理ZigBee的信號,這是提供低功耗消費,體積小,高擴展,程式化和雙向傳輸等ZigBee是一般用於家庭護理,數字家庭的控制,工業與安全的控制,而ZigBee的低功率消耗使得ZigBee是一般用於24小時監控 通信傳輸系統。 這篇論文開發了一套藉由ZigBee的特徵做為家庭護理感測網絡系統,這是嵌入式三個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傳感器) 。 它是連接到其他傳感器,如生物傳感器為觀察心率和血壓。那個生物傳感器傳送信號通過ZigBee的測量,並然後發送到遠程無線監控獲得觀察人體的生理信號。 遠程無線監控建造的ZigBee 和PC 。測量信號傳送給電腦,可以收集數據, 分析和統計。當測量信號超過標準值時,個人電腦傳送全球移動通信系統的短消息的管理員。管理員可以使用個人電腦或個人數字助理,以觀察觀察人體生理信號偏遠的地方。



接下來我要說一下那時我去參加風信子~感觸真的很多
因為是去新竹~雖然是新竹縣~但是那裡也是我一直生活的地方
然而我卻從不曾注意過~有這麼一個團體默默的為社會貢獻著
因此去完風信子~才知道原來這個社會對精障著的默默付出
也在那看了有關電視台採訪的新聞
爾後~在看電視新聞時~或是電視節目時
我會特別去看~有關精障者的節目
之前我有看一個新聞"不一樣的包子工廠"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kiss20090705220601
雖然這些員工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但是雇主邱錦雲很肯定他們。邱錦雲:「而且也給我們很多的福報啦,真的不需要去煩惱,每天都很開心的生活,這樣就很棒啦。」
能夠一起開心生活就很棒,心裡永遠是孩子的這群員工,希望這輩子能永遠有工作,向大家證明,其實他們能做到的也很多。
以前的我~可能不會去看~甚至轉台也不一定
但~我把它看完~也因此更加了解社會的另一面


還有一個節目叫做大特寫
從那個節目我看到了光仁二手商店
聽起來~跟一般的二手商店沒什麼不一樣
但是其實它是由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http://www.kjswf.org.tw/
成立的二手商店,一方面透過大眾捐贈二手物件可達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利用二手商店訓練身心障礙學員進入職場,店內有4~6位身心障礙學員擔任店員
並配有一位老師,訓練可轉介紹進入正常就業市場
這個跟風信子工作坊就很類似
所以我才知道~原來大家對於精障者的重視
只是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
我想以後我一定能更對這些有更深的體悟吧!!